中国宁波网:宁波90后大一学生办起个人剪纸展

发布时间:2013-06-17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1448

“剪纸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宁波90后大一学生办起个人剪纸展

 

    中国宁波网610日讯(实习记者 方琴 廖业强 记者 陈冬冬)端午节,记者走进宁波市区鼓楼的督学行署陈列厅里,墙上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映入眼帘,“十二生肖”、“十二花蛇”、“十二花瓶”……一个个物象线线相连、栩栩如生。原来这里正在举办一场个人剪纸展。这些剪纸作品的主人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乐器制造专业(小提琴制作)大一学生邵璐。

 

     “剪纸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最开始接触剪纸,是因为喜欢。但现在剪纸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长相秀气、身材高瘦,淡淡的笑容时常挂在嘴边……这是邵璐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邵璐说,自己在高中时就自学剪纸,后来遇到了剪纸老师——宁波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承人魏晓红,目前已经跟着学了两年。

 

  这次展览既是邵璐这两年来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我市鲜有的90后剪纸个人展。“这次个人展筹备了半年多,展览能顺利举行,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也是想让沙巴体育,皇冠足球体育的人认识我!”

 

  “鱼在哪呀?”“在这里。”“那小兔子在哪呀?”“在这里。”“真棒!那小鸡在哪?……”正当在采访主人公的时候,一对母子的上述对话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原来是一位三四岁的小宝宝对一幅名为《国泰民安》的剪纸甚是感兴趣,妈妈也乐得借机让他指认画里的小动物。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让小孩子也感受一下剪纸的魅力。”

  邵璐介绍说,《国泰民安》是一幅库淑兰风格的剪纸画,是她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在一个月时间里她从早晨五六点钟起来到晚上睡觉,几乎不停歇地创作。“有时候觉得是挺累的,一天下来,手也肿了,现在还有手茧。但是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此次邵璐剪纸个人展分为单色剪纸和复色剪纸。邵同学谈到的库淑兰风格剪纸就是复色剪纸的系列,它不像传统剪纸只有一种颜色,而是色彩绚丽、层次丰富。这幅《国泰民安》作品亦是通过丰富的色彩搭配和剪贴构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传达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景。

 

     “剪纸教会了我很多……”

 

  “是剪纸教会了我做事从头开始,要心平气和、有始有终。”谈到剪纸心得,邵同学颇为感触,“有时候心静不下来,一个不小心就剪断割破了,虽然只有局部坏了,但是整个作品也就废了,所以做剪纸一定要心平,有耐心,并一气呵成。”邵同学说,现在她做任何事情,也都会像剪纸一样循序渐进、有始有终。

 

  不少朋友和学校剪纸社的社友赶来为邵璐 加油鼓气。在同学眼中,邵璐是一位大气又细腻的女生,为人低调,但是才华横溢。“剪纸爱好非但没影响她的学习,反倒激励她更加勤奋,上学期还考了全班第一。”

 

“有机会我想把爱好发展成为事业,因为兴趣和事业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我的潜能!”邵璐坚定地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与规划。邵璐 接下来的短期目标是制作出更精美的剪纸作品拿去参赛,这样就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特长。

 

传承“非遗文化”的90后先锋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在2009年,中国剪纸就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落到新一代人的肩上了,而邵璐就是这代人的先锋。

 

邵璐的剪纸指导老师魏晓红告诉记者,“邵璐有着不可多得的剪纸悟性。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她便能领会其中。作为指导老师,我会陪着她一步一步往下走。也希望她能把对剪纸的兴趣转化为责任从而坚持下去。”

 

宁波市江东区文化馆副研究员张寅看了邵璐个人剪纸展后也颇有感触:“作为90后这一代,能像邵同学这样能静下心来,做一些沙巴体育,皇冠足球体育非遗文化方面的事情是非常难得了。我希望非遗文化产业能被传承下去。”

新闻链接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3/06/10/007750168.shtml

 

 

 

                                                                                                        中国宁波网2013年0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