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开发导刊 》:企业毕竟还是欢迎大学生的

发布时间:2013-07-02作者:刘慧敏来源:宁波日报开发导刊浏览次数:1457

 


企业毕竟还是欢迎大学生的

——正值最难就业季,记者采访了一场招聘会

  

        记者   刘慧敏
      
2013
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加上2012届未就业的大学生,需就业的大学生总数超过720万人,而受低迷经济形势影响,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人数减少,“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由此而生。在此大背景下,记者日前采访了一场招聘会,从中感受到,企业还是需要大学生加盟的。

 

虽说是就业难,但有实践经验、高素质、高技能的毕业生还是“好女不愁嫁”,需要用人的企业还须“先下手为强”

 

620中午,本该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们休息的时间。但在校园2号教学楼的一间大阶梯教室里,却是人声鼎沸。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小型招聘会,由宁职院、北仑人才开发服务基地和宁波斯帝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寰宝能源(中国)有限公司、美洲豹曲轴(宁波)有限公司、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宁波雷顿科技有限公司等近10家企业参加了招聘会。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首先发现了一个现象:应聘的大都是明年毕业的学生,今年的毕业生很少。宁职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周晨笑着说:“今年毕业的学生大都早已经‘名花有主’了,企业再不抓紧,就招不到了。我们明年的毕业生被预定得差不多了。

周晨告诉记者,宁职院通过产学合作等措施,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努力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比如顶岗实习预就业就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一种特殊的方式。顶岗实习的过程其实是大三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双方经过一年的合作,达成就业协议的成功率相对高出很多。

寰宝能源公司人事专员李婷告诉记者,虽然招聘会时间不长,但自己的收获不小,收到的10多份简历都打算留用。“这些学生明年毕业,现在进公司顶岗实习,合格的毕业后马上签订录用合同,看来还是‘先下手为强’效果好。”李婷笑着说。

 

人才派遣机构“打包”推销毕业生,与政府部门、学校三方合作,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最近几年,宁职院把斯帝恩公司等手头拥有大量企业人才订单的人才派遣机构引进校园,对毕业生进行整体“打包”促销。日语专业的许烨、胡凤凤、张勇等10多名毕业生,就是被学院首家引进的人才派遣机构克蕾斯日本株式会社集体“打包”派遣到日资企业就业的。周晨告诉记者:“人才派遣机构能够帮助企业优化人才结构,规避用人风险,所以很多企业愿意通过人才派遣机构的方式录用毕业生,人才派遣机构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人才派遣机构与政府部门、学校三方合作,就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人才派遣机构与政府部门、学校三方合作举办的现场招聘会,企业自然十分重视。雷顿科技来了两位招聘干部,一位是人事主管曹玲燕,而另一位则是软件工程师陈巧。曹玲燕向记者解释道,雷顿现在最需要的是培养技术骨干,宁职院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可塑性都很强,软件工程师来做招聘干部,就是要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把好选才关。

 

真心纳才,就要把福利待遇的“真金白银”亮出来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在统一制作的招聘简章上,每家企业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公司的薪资福利待遇,普遍都有“住宿费全免、免费提供工作餐、节假日发放礼券、享受年休假等人性化措施,薪资标准都很具体,很少再有“待遇面议”等“模糊”字句。有的还特别强调了今后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

周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和福利待遇都很关注,企业只有在这些方面充分地加以考虑,才能招到人、留住人。

美洲豹曲轴公司主要招收工艺工程师、机制工艺工程师、现场储备干部,每一个岗位的福利待遇都写得很清楚。人事专员马才贵的面前应聘的学生排起了长队。他告诉记者:“企业有发展前景,再加上良好的福利待遇,不愁招不到、留不住有用的人才。”
   
    新闻链接http://epaper.blnews.com.cn/kfdk/html/2013-07/02/content_2_2.htm

《宁波日报·开发导刊 2013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