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职院开创甬城高校帮困助学新模式——《东南商报》

发布时间:2013-11-18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1406

 



宁职院开创甬城高校帮困助学新模式

不用银行一分钱的贷款 所有贫困生学费都有着落

 

 

商报讯(记者 毛信意 通讯员 戚音 刘沪波)全校8500名在校生,其中有1500名来自省内外的贫困家庭,交不起学费。然而,不需要动用银行一分钱的助学贷款,这些贫困生的学费就有了着落。贫困生没有任何利息的负担,不受归还时间的约束,在今后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反哺”学校即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甬城高校中,推出的这种全新的帮困助学新模式———“思源基金”,自2007年实施至今,思源基金累计接受社会企事业单位、校友和师生捐款超过千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97人次,资助金额357.55万元,313人以“反哺”的形式回报母校。

  创意来自“哈佛大学”慈善基金

  2006年下半年,由于宁职院部分贫困生毕业后,因种种原因,无法及时归还银行的助学贷款,因此出现了银行不肯给贫困生发放贷款的情况。如何彻底解决贫困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宁职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苏志刚教授从美国哈佛大学办学模式中受到启发:哈佛大学有数额巨大的慈善基金,每一个经济有困难的哈佛学子都可以申请基金救助,毕业后再自觉地把接受的金额如数归还,甚至数倍归还。这样,哈佛慈善基金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能不能仿效哈佛成立自己的基金?200710月,宁职院决定建立“思源基金”,意为“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用来资助在校生的学费、生活费和患重大疾病或意外事件受伤的学生,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境贫困而辍学。

  没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发愁了

  丽水籍贫困学生杨贵花,20076月,成为第一批思源基金的受助者。她向思源基金申请了11700元钱,用于交学费。20086月毕业后,她在宁波微科光电有限公司从事外贸工作。当年11月,她就把这笔钱如数“反哺”学校。如今,她对母校心怀感恩。

  像这样的事,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不少,仅20134月至6月,受助学生向“思源基金”反哺81625元,其中2013届受助毕业生“反哺”就有34725元。

  现在,思源基金成了学院师生奉献爱心的平台。有学生曾将房产证抵押,用贷款的8000多元交学费,学校获悉后,用思源基金给他8000多元钱,取回了房产证;有一位学生,家里为了供他上学,弟妹辍学,有了思源基金后,他的弟妹可以继续上学了。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个专门用来帮助贫困学生的“思源基金”网络平台。从111日至15日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已累计有20多名教职员工,向“思源基金”认捐了数量不等的捐赠款,其中15日当天,一位名叫周红的老师,认捐了500元。周红说:“慈善助学已成为一种习惯。”

 

新闻链接http://daily.cnnb.com.cn/dnsb/html/2013-11/23/content_672929.htm?div=-1

 

《东南商报》20131123A11版  教育周刊